今天是
  • 无障碍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检察要闻
    以线带面增机制,全面整治执行难
    时间:2024-12-12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以线带面增机制

    全面整治执行难


    三年多实践探索,前置化解机制渐成。2021年伊始,以民事执行行为违法为由提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申请的信访件不断增多,其中一些矛盾纠纷缘于沟通不畅、信息不平衡,为实质性化解矛盾,营口市西市区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与西市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尝试通过沟通协调、简易听证方式前置解决矛盾纠纷的探索工作。此项工作开展以来,西市区检察院共受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领域信访件44件,经与西市区法院执行局沟通化解矛盾纠纷16件,经召开简易听证程序,执行局释法说理、听证员法律咨询服务化解矛盾纠纷14件;经审查转民事检察部门办理案件14件,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2024年,辽宁省人民检察院百千万民心工程提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信访件”工作要求,经过西市区检察院三年多的司法实践,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领域矛盾纠纷前置化解机制的实践初具成效,出台时机成熟,西市区检察院拟以会签文件形式确立此项机制,草拟了《关于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领域矛盾纠纷前置化解机制办法》,向西市区法院征求意见。
    引发强烈共鸣,多部门研判可行性机制。西市区法院对征求意见极为重视,经全体执行人员共同讨论,引发了提升执行工作质效的一系列思考,第一时间向检察院反馈意见:目前,困扰法院执行难的因素和问题很多,除去涉执行问题的信访压力剧增外,执行信息查询滞后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办理衔接不畅问题尤为突出,提出将会签文件主体扩大、机制增加,邀请西市区公安分局共同研讨执行信息查询滞后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办理问题解决机制的建议。与西市区公安分局沟通后,西市区公安分局表示:法院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办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也制约了公安机关对拒执案件的侦查工作,不仅愿意配合法院解决执行信息查询滞后问题,并且非常希望公检法三家共同研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办理问题的解决机制。2024年11月20日,西市区检察院牵头,西市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分管领导,法院刑事审判庭、执行局负责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控告申诉检察部部门负责人,公安法制大队负责人参加的关于建立高质效执行监督、协助、案件办理工作机制研讨会如期举行。
    会上,首先,公检法刑事业务领导及负责人对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办理中存在的证明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证据的查找和固定难度较大、部门间因信息共享不及时、沟通协调不畅可能影响质效、立案和起诉标准认识存在差异等问题,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充分发表了意见,确定了拟建立高效会商机制及时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击拒执犯罪。其次,执行局与情报中心就拟设专人建立快速查询执行信息机制,以促进解决小额标的执行案件信息查询滞后问题,大幅提升工作质效达成共识。第三,执行局与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制定了建立矛盾前置化解机制会签文件初拟意见稿,完善了执行矛盾纠纷化解有序衔接、执行检察监督信息定期反馈等具体工作举措。



    出台三项机制,保障司法解释正确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24年12月1日施行,以此为契机,经过多次协商,西市区公检法出台《关于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领域矛盾纠纷前置化解、执行信息快速查询、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办理会商机制的办法》,以联合文件形式下发执行。2024年12月5日上午,在西市区检察院举行了会签文件仪式。西市区检察院、法院、公安共同建立三项工作机制,强化了分工负责、有效衔接功能,将有效促进执行检察监督领域的矛盾纠纷化解,大幅提升小额标的执行案件的工作质效,捋顺增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的办案合力,为全面整治西市区法院执行难问题提供充分机制保障。


    您的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以线带面增机制,全面整治执行难

      2024-12-15

    以线带面增机制

    全面整治执行难


    三年多实践探索,前置化解机制渐成。2021年伊始,以民事执行行为违法为由提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申请的信访件不断增多,其中一些矛盾纠纷缘于沟通不畅、信息不平衡,为实质性化解矛盾,营口市西市区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与西市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尝试通过沟通协调、简易听证方式前置解决矛盾纠纷的探索工作。此项工作开展以来,西市区检察院共受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领域信访件44件,经与西市区法院执行局沟通化解矛盾纠纷16件,经召开简易听证程序,执行局释法说理、听证员法律咨询服务化解矛盾纠纷14件;经审查转民事检察部门办理案件14件,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2024年,辽宁省人民检察院百千万民心工程提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信访件”工作要求,经过西市区检察院三年多的司法实践,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领域矛盾纠纷前置化解机制的实践初具成效,出台时机成熟,西市区检察院拟以会签文件形式确立此项机制,草拟了《关于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领域矛盾纠纷前置化解机制办法》,向西市区法院征求意见。
    引发强烈共鸣,多部门研判可行性机制。西市区法院对征求意见极为重视,经全体执行人员共同讨论,引发了提升执行工作质效的一系列思考,第一时间向检察院反馈意见:目前,困扰法院执行难的因素和问题很多,除去涉执行问题的信访压力剧增外,执行信息查询滞后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办理衔接不畅问题尤为突出,提出将会签文件主体扩大、机制增加,邀请西市区公安分局共同研讨执行信息查询滞后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办理问题解决机制的建议。与西市区公安分局沟通后,西市区公安分局表示:法院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办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也制约了公安机关对拒执案件的侦查工作,不仅愿意配合法院解决执行信息查询滞后问题,并且非常希望公检法三家共同研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办理问题的解决机制。2024年11月20日,西市区检察院牵头,西市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分管领导,法院刑事审判庭、执行局负责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控告申诉检察部部门负责人,公安法制大队负责人参加的关于建立高质效执行监督、协助、案件办理工作机制研讨会如期举行。
    会上,首先,公检法刑事业务领导及负责人对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办理中存在的证明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证据的查找和固定难度较大、部门间因信息共享不及时、沟通协调不畅可能影响质效、立案和起诉标准认识存在差异等问题,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充分发表了意见,确定了拟建立高效会商机制及时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击拒执犯罪。其次,执行局与情报中心就拟设专人建立快速查询执行信息机制,以促进解决小额标的执行案件信息查询滞后问题,大幅提升工作质效达成共识。第三,执行局与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制定了建立矛盾前置化解机制会签文件初拟意见稿,完善了执行矛盾纠纷化解有序衔接、执行检察监督信息定期反馈等具体工作举措。



    出台三项机制,保障司法解释正确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24年12月1日施行,以此为契机,经过多次协商,西市区公检法出台《关于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领域矛盾纠纷前置化解、执行信息快速查询、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办理会商机制的办法》,以联合文件形式下发执行。2024年12月5日上午,在西市区检察院举行了会签文件仪式。西市区检察院、法院、公安共同建立三项工作机制,强化了分工负责、有效衔接功能,将有效促进执行检察监督领域的矛盾纠纷化解,大幅提升小额标的执行案件的工作质效,捋顺增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的办案合力,为全面整治西市区法院执行难问题提供充分机制保障。